教师网页

于文秀

发布时间:2015-06-05 作者: 浏览量:

于文秀, 1965年7月出生。吉林省通榆县人。1987年毕业于皇冠真人注册(China)官方网站中文系,获文学学士学位。199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,获文学硕士学位。同年到皇冠真人注册(China)官方网站中文系任教。2002年毕业于皇冠真人注册(China)官方网站哲学系,获哲学博士学位。2004-2006年为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后。现为皇冠真人注册(China)官方网站教授、艺术学院院长、博士生导师。荣誉称号有:1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。2、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。3、 龙江学者特聘教授。4、黑龙江省第五届优秀中青年专家。5、黑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首批“有突出贡献专家”。6、 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。7、省级精品课负责人。

于文秀教授近年来在文化哲学(后现代哲学与文化思潮)与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科研成绩。在《哲学研究》《国外社会科学》、《文艺研究》、《文学评论》、《光明日报》、《天津社会科学》、《学术月刊》、《社会科学战线》等发表论文60余篇,发表的论文被《新华文摘》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》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》等报刊全文转摘或摘编近20次(其中5次被《新华文摘》全文转载,8次被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全文转载)。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《“文化研究”思潮导论》(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)《当下文化景观研究》(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)等4部。

学科:美学

研究方向:当代审美文化研究

二、主要社会和学术兼职

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

黑龙江省文学学会会副会长。

黑龙江省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。

黑龙江省萧红研究会副会长。

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。

海峡两岸梁实秋研究会理事。

三、代表性著作

1、《“文化研究”思潮导论》,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。

2、《当代文化景观研究》,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

四、主要论文

1、《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与“文化研究”思潮》,《哲学研究》2002年第6期。《新华文摘》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。CSSCI收录。CSSCI。

2、《对人的形而上的沉思》,《哲学研究》2003年第11期。《中国社会 科学文摘》2004年第2期。论点摘编。CSSCI收录。

3、《标举差异 抵抗霸权---- “文化研究”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》,《哲学研究》2004年第9期。CSSCI收录。

4、《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影响》,《国外社会科学》2009年第1期。

5、《后现代差异理论: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石》,《天津社会科学》2003年第3期。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03年第5期全文转摘。CSSCI收录。

6、《批判性的大众媒介理论:文化研究派的大众文化理论评析》,《天津社会科学》2004年第3期。《新华文摘》2004年第19期论点摘编。CSSCI收录。

7、《生态文明时代的文化精神》,《光明日报》2006年11月27日。《新华文摘》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。

8、《论生态文明的自我范式》,《光明日报》2008年4月22日。《新华文摘》2008年第12期论点摘编。

9、《生态后现代主义:一种崭新的生态世界观》,《学术月刊》2007年第6期。《新华文摘》2007年第19期论点摘编。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。CSSCI收录。

10、《文化研究:当代文化批判理论的又一新军》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2003年5期。CSSCI收录。

11、《斯皮瓦克和她的后殖民女权批评》,《求是学刊》2005年第4期。《上海文化》2005年第6期摘录。CSSCI收录。

12、《经典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》,《学术界》2003年第4期。

13、《“文化研究”学派的知识分子理论研究》,《学术界》2005年第3期。CSSCI收录。

14、《积极性的大众文化理论---文化研究派的大众文化理论评析》,《学习与探索》2005年第4期。CSSCI收录。

15、《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与“文化研究”思潮》,《求实》2002年第4 期。

16、《后现代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》,《学术交流》2008年第11期。

17、《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哲学》,《黑龙江社会科学》2009年第2期。

18、《现代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思》,《文学评论》2005年第3期。《新华文摘》2005年第16期全文转摘。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05年第6期全文转载。CSSCI收录。

19、《对文学本质的超越性诉求》,《文学评论》2008年第6期。CSSCI收录。

20、《评〈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〉》,《文学评论》2007年第5期。CSSCI收录。

21、《重写文学史与后现代视角》,《文艺研究》2008年第10期。CSSCI收录。

22、《对贺岁片的文化解读—以冯小刚电影为例》,《文艺研究》2005年第5期。CSSCI收录。

23、《生态文艺学》,《文艺研究》2002年第5期.CSSCI收录。

24、《隐喻与自省》,《光明日报》2004年12月17日。

25、《还原历史过程中的本体思考》《光明日报》2007 年3月20日。

26、《仿制的贫困—对“文学新人类”的写作批评》,《文艺报》2000年6月27日。《新华文摘》2000年第9期全文转载,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00年第6期全文转载。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提名奖。黑龙江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。

27、《图像的霸权与文学的危机》,《文艺报》2001年10月16日。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。2003年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。

28、《后批评时代与学术批评的单向度》,《文艺报》2008年4月24日。

29、《人文教育:大学的永恒使命》《光明日报》2008年9月24日。

30、《新世纪文学的空洞能指与文化想象》,《光明日报》10月17日。

31、《贺岁影视剧现象的文化解读》,《天津社会科学》2005年第5期。人大复印资料《影视研究》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。CSSCI收录。

32、《虚浮与贫困—当下文坛检省》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2004年第5期。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。CSSCI收录。

33、《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理论》,《南昌大学学报》2003年第3期。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03年第5期论点摘编。

34、《面对新的文化境遇:理性的审视与回应》,《学习与探索》2001年第2期。CSSCI收录。

35、《沉潜到生命本质深处》,《学习与探索》2008年第6期。

36、《网络生存的文化意蕴探寻》,《求实》2001年第6期。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全文转载,《新华文摘》2001年第9期论点摘编。

37、《后殖民批评理论先驱法侬思想研究》,《文艺评论》2004年第5期。

38、《检省当下文坛伪问题》,《文艺评论》2008年第10期。

39、《大学精神与公共关怀》,《光明日报》2009年2月4日。

40、《手机文学现象:午后茶点与后文学景观》《文艺报》2009年4月25日。

《学术交流》2008年第11期:《后现代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》

40、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0年10月14日:《西方中心主义与中国学术深层问题》

主要论文

1.《文学评论》2008年第6期:《对文学本质的超越性诉求》

2.《文学评论》2007年第5期:《评〈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〉》

3.《文学评论》2005年第3期:《现代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的反思》

4.《文学评论》2007年第3期:《现代性视域下的文学与文化论坛综述》

5.《文艺研究》2010年第12期:《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---波德利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》

6.《文艺研究》2008年第11期:《重写文学史与后现代视角》

7.《文艺研究》 2005年第5期:《对贺岁片的文化解读—以冯小刚电影为例》

8.《文艺研究》 2002年第6期:《生态文艺学》

9《哲学研究》 2004年第9期:《标举差异 抵抗霸权》

10.《哲学研究》 2003年第11期:《对人的形而上的沉思---鲁迅小说的人学意蕴》

11.《哲学研究》 2002年第10期:《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与“文化研究”思潮》

12.《国外社会科学》 2009年第1期:《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影响》

13.《光明日报》 2006年11月27日:《生态文明时代的文化精神》

14.《光明日报》 2008年10月17日:《新世纪文学的空洞能指与文化想象》

15.《光明日报》 2008年4月22日:《论生态文明的自我范式》

16. 《光明日报》2011 年1月4日《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国际视野》

17. 《光明日报》2008年9月24日:《人文教育:大学的永恒使命》

18. 《光明日报》2004年12月17日:《隐喻与自省》

19. 《光明日报》2009年2月4日:《大学精神与公共关怀》

20. 《天津社会科学》2005年第5期。《贺岁影视剧现象的文化解读》

21.《天津社会科学》 2003年第3期:《后现代差异理论: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石》

22.《天津社会科学》 2004年第3期:《批判性的大众媒介理论》

23. 《天津社会科学》2003年第3期:《后现代差异理论: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石》

24.《社会科学战线》2004年第5期:《虚浮与贫困—当下文坛检省》

25. 《社会科学战线》2003年5期:《文化研究:当代文化批判理论的又一新军》

26.《中国高等教育》2009年第19期:《人文精神与公共关怀:现代大学的灵魂》

27.《学术月刊》2007年第6期:《生态后现代主义:一种崭新的生态世界观》

28.《文艺报》2009年4月25日:《手机文学现象:午后茶点与后文学景观》

29. 《文艺报》2000年6月27日:《仿制的贫困—对“文学新人类”的写作批评》

30. 《文艺报》2001年10月16日:《图像的霸权与文学的危机》

31. 《文艺报》2008年4月24日:。《后批评时代与学术批评的单向度》

32. 《求是学刊》2005年第4期:《斯皮瓦克和她的后殖民女权批评》

33. 《学术界》2003年第4期:《经典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》

34. 《学术界》2005年第3期:《“文化研究”学派的知识分子理论研究》

35. 《学习与探索》2008年第6期:《沉潜到生命本质深处》

36. 《学习与探索》2005年第4期:《积极性的大众文化理论---文化研究派的大众文化理论评析》

37、《文艺评论》2004年第5期:《后殖民批评理论先驱法侬思想研究》

38. 《学术交流》2008年第11期:《后现代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》

39、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0年10月14日:《西方中心主义与中国学术深层问题》

40、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0年10月19日《注重对大众的本体研究——斯图亚特•霍尔的编码/解码理论》

五、项目

1、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。负责人。

2、200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。负责人。

3、2004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。 负责人。

4、2000-2004年黑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。负责人。

5、2005-2007年度黑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。负责人。

6、2008年度黑龙江省文化艺术类规划项目1项。负责人。

7、2007年黑龙江省博士后启动金项目1项。负责人。

8、2003-2005年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。负责人。

9、2005-2007年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。负责人。

10、第三届皇冠真人注册(China)官方网站杰出青年基金项目。 负责人。

六、获奖

1、2002年荣获第10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。

2、2004年荣获第11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。

3、2009年荣获第13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。

4、2010年荣获第14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。

5、2002年荣获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。

6、2004年荣获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。

7、2006年荣获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。

8、2008年荣获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。

9、2010年荣获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。

10、2010年荣获黑龙江省艺术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。

11、2001年荣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提名奖。

12、2009年荣获黑龙江省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。

13、2008年荣获黑龙江省第四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。

14、2010年被评为第二届黑龙江省研究生优秀导师。

15、2006年获第12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。